奔小康路上|勤劳让他实现了三个梦想
2020-08-20 23:13:53   

这天,朝阳刚刚升起,蓝光春与妻子级已经背着竹篓在田里忙着采摘桑叶。“这是我家的桑园,今天一大早出来采桑叶到现在,采了大概七八袋。”

木山乡厂圩村北美庄贫困户蓝光春,2015年因住旧泥房缺劳力,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不能当扶不起来的阿斗。”蓝光春拿《三国演义》里的故事,给自己打气鼓劲。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蓝光春老两口就开始了忙碌的一天:摘桑叶、喂蚕、放牛…周而复始的每天这么干活。这一幕在村里人眼中,早已习以为常。在他们看来,为了脱贫奔小康,蓝光春和老伴比年轻人还拼。

早日脱贫、上京旅游、买小轿车,这三件“大事”曾是木山乡厂圩村北美庄贫困户蓝光春遥不可及、甚至有些奢侈的“梦想”。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几年来,蓝光春一家人通过养牛、养蚕、种植甘蔗多管齐下增加家庭收入,让三个“奢侈”的梦想一一实现。

蓝光春脱贫后在新居辛勤劳作

“我这个蚕房里面现养了八千多只蚕,卖一批得三千多元,一年可以卖十二批,大概也有三万六的收入。”同时蓝光春还养了牛,一年出栏一头小牛。“一年能卖六七千这样,加上养蚕的收入,今年我的目标任务差不多完成了。”

忙碌中,汗水换来收获;期盼中,日子一天天向好。

“三十年前,建泥房的时候也他一个人动手建起来的,后来拆去了又新建了砖房,砖头什么都是他自己搞的,他这个人一是有脑,二是勤劳。”2018年,蓝光春毫不犹豫地把住了大半辈子的危房拆了,利用3.6万元危房改造补助资金,自己再投入3万多元,建起了一幢一层楼的新房。2018年底,蓝光春通过“八有一超”核验达标光荣脱贫。

勤劳的蓝光春,在入新房的时候还自己写了一副对联:“危房改造新政策照耀到千家万户,精准扶贫干部深入了解人民群众,横批是新居大吉”。“因为党对我的帮助,给我极大的鼓舞,党和国家对我们这样的支持,我也通过双手去努力,争取有一定的成绩来报答祖国和国家的帮助。

实现了上京旅游梦

党的好政策,让蓝光春的产业发展蒸蒸日上,一家人搬进了新房,脱贫梦实现了。当梦想照进现实,蓝光春有了钱也有了时间,旅游梦也开始规划起来,2019年秋高气爽的10月,蓝光春整理行装,跟女儿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个是故宫。”蓝光春指着照片说道,“我努力了一辈子,就想去看看祖国的首都,看看北京天安门、人民大会堂、鸟巢。”

“上北京才花了三千六块,不多,去之前我准备了一万去,都没花完。”蓝光春笑着说道。蓝春光说老伴去年没能一起去北京,有点遗憾,因为必须得有一个留在家里喂蚕养蚕,“计划今年年底,让我女儿带她去一次,已经安排上了!”

买车梦

今年年初,蓝光春又圆了自己的小车梦,蓝光春说买车的缘由,还和小孙子有关。

去年冬天孙子生病了,送去镇上打针,打针回来只能坐着摩托车,因为路程较远,又吹着寒风,回到家里小孩不但没有好转,病情反而加重了,看着高烧不退的孙子,二位老人很是焦虑。这件事给蓝光春留下很深的印象:“吃了没有车的亏了,现在生活宽裕了,所以要买辆小车。”

木山乡长圩村干部蓝叶飞说:“大家都说这部车不错,硬化路修到家门口后,许多村民都筹划的买‘四轮’,但也不是每家每户都买的起,更别提贫困户了,勤劳能干的人才能买到!”

当问到老人享乐享福是不是他的梦想时,他说:“我没有享乐的梦想,我只有干活的梦想,穷了一辈子,以前是没有出路,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这么好的发展空间,只要我还能吃下两碗饭,我都要做下去!”

蓝光春在贫困时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用勤劳和智慧实现自己的致富梦想,用行动诠释的自己的人生价值。梦想,是什么?是一个目标,一份动力,一份长存于心中不变的信念。人生不管要历经多少的艰辛和磨难,只要我们心中怀揣着梦想,勇敢直前,就必定会有诗和远方。(上林县纪委监委 李原旭 韦东路)

24小时服务法律热线:0531-8096167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 济南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