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静宁:红色圣地打响教改攻坚战
2019-09-25 11:51:50   
原标题:甘肃静宁:红色圣地打响教改攻坚战

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近日组织一批教育专家和校长,来到甘肃省静宁县,参加了该县举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并送来了有关学校管理能力提升、新高考改革应对以及语文与英语学科质量提升等内容的多场培训。据悉,这样的送培活动已坚持多年。“经过努力,全县各级各类教育竞相协调发展,教育已成为宣传推介静宁的重要名片之一,成为助推脱贫攻坚的更有效途径。”研讨会上,静宁县教育部门领导表示。

静宁县是伏羲故里、红色圣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静宁更是一个教育大县,重教兴学、文脉深厚。多年来,静宁县政府部门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巧借外力促进教育转型

2014年8月以来,人民教育家研究院赴静宁启动优秀校长培训工程,并组织骨干教师“走出去”、邀请专家“走进来”,参训校长、教师达1200余人次;同时,立足35所项目校发展实际,侧重于特色发展开展了重点帮扶。

在人民教育家研究院专家指导下,2014年秋季学期,静宁县教育部门印发《关于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强力推行“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总结提炼出“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通过行政推动、教研带动、学校行动、片区联动、督导驱动等措施,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广,各校结合校情和学情,创造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全县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不仅如此,静宁县先后两次印发《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抓课堂改革,抓课程建设,抓评价体系改革,抓学段衔接,抓整体统筹,形成持续推进全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共识与合力。

在静宁县教师发展中心的统筹协调下,该县坚持“走出去”学先进、“请进来”做示范、“树起来”做引领,全面实施教师队伍建设“333”工程。近5年来,依托国家、省、市各类培训项目,静宁县组织中小学教师6000多人次赴全国教育先进地区培训学习,并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开展讲座培训150多场次。在新高考改革来临之际,静宁县教育部门未雨绸缪,先后5次组织高中校长和骨干教师赴北京、天津、山东、陕西、江苏、浙江等地考察,学习借鉴课改发达地区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并且连续三年,每年暑假期间邀请北京、陕西、江西、宁夏等地的专家和名师,分9个学科作高考备考专题讲座。

同时,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学点实现了网络“校校通”和教学多媒体“班班通”,建成16个城乡学校自动录播教室,为实现城乡学校优质课程资源充分共享创造了条件。不仅如此,静宁县教育部门指导协调各乡镇教育机构争取“上海沪江CCtalk网络直播平台”等公益项目支持,认真实施乡镇中心小学“专递课堂”建设,以中心小学带村小、城区学校带农村学校的模式,开设英语、阅读、音乐、美术、生命教育等“网络直播双师课程”,让农村孩子更大限度“走进”名校名师课堂,有效解决了农村小学音体美等专业师资不足、课程开设不齐等问题,实现本土优质资源共享更大化。

催生内力增强造血功能

2017年初,静宁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立了3个初中大片区、5个小学大学区,依托城区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实施区域联盟教研管理,合力推动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薄弱学科提升、教育教学研究和学生研学旅行、社团读书、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

静宁县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教育部门相关要求,充分总结片区联盟教研工作成效,紧盯课堂教学改革这个关键点,今年9月以来,依托城区8所小学和初中中心校,分学区、分片区集中开展课堂教学研讨交流活动,通过“同课异构”、说课议课、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研讨课198节,参与教师2600多人次,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静宁县还坚持把课程改革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把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成效纳入对教师的绩效考核。该县印发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测试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开展以新课改理念、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育教学素养为主要测试内容的教师教学能力测试工作,把课堂教学能力测试结果作为教师当年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转正定级、评优选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有力促进了教师课程改革实践能力的提升。

同时,静宁县坚持把课改执行力作为选人用人的主要标准之一,持续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依托“国培计划”,该县先后组织校长100多人次外出培训学习,每学期开学初组织“教育综合改革新理念辐射培训”,逐步提升校长的课改思考、学习、判断、执行和创新能力建设。

经过努力,全县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保教水平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不断攀升。2014—2019年高考,全县二本上线人数总计达1.6万,其中29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3万多名学生被大专及以上院校录取,教育助推全县脱贫攻坚的作用得到充分凸显。2019年高考,全县一批重本上线1246人,比去年净增150人,提高4个百分点;二批本科上线达到3761人,比去年净增1569人,上线率达78%。

创新聚力推动内涵发展

静宁县教育部门认真履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管理职责,先后制定了普通高中、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以及农村小规模学校个性化教学实施方案。不仅如此,该县教育部门勇于创新,建立了城乡普通高中教研结对帮扶机制、义务教育大片区大学区区域联盟教研管理机制、农村小规模学校“一生一策、精准施策”个性化教学机制等创新性改革举措,为持续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制度和机制保障。

在创新小规模学校个性化教学方面,静宁县建立了乡镇教育机构辖区学校间联校走教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机制,每年参与联校走教和结对帮扶教师达到500余人,做到了学校、年级、学科全覆盖,初步实现了教育教学的个性化、生活化和乡土化。

静宁县教育部门紧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中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新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师生读书工程、学生社团活动和综合素质评价等四项重点工作,着眼学生发展必须具备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核心素养,丰富素质教育内涵,坚持常态化、课程化、特色化、精品化,开发以社团活动为载体的学校课程,涵盖科技信息、体育艺术、乡土文化、研学旅行等多个领域。

该县把加强美育作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突破口。近5年来,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为全县各中小学创建了社团活动室,积极争取社会捐资,为美育器材紧缺学校补齐了短板。目前,全县中小学共组建社团2000多个,其中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社团800多个,艺术教育不分城镇农村、不分学校大小,在全县所有中小学落地生根,实现了人人有项目、个个有特长、生生学艺术。

近年来,静宁县教育部门在县政府部门的关怀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永恒主题和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根本途径,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新理念,改进管理方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技术,完善评价制度,全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4小时服务法律热线:0531-8096167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 东营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