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学后的第二个周末,17所来自英国的知名寄宿学校校长、招生官聚集在上海。在两天里,他们要一对一面试数百名7~15周岁、想去英国读中学的少年。
“前几年,英国女校来沪招生也就给一天的测试时间,去年他们已经把测试时间增加到4天,申请人数翻了三四倍。”一家教育机构的华东区域总监徐正清介绍,她所在的机构已经连续5年组织英国中学来北京、上海面试,“英国学校积极性越来越高,申请人数也出现了猛烈递增。”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教育新业态发展报告(2017)——基础教育》显示,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出现了低龄化、平民化和常态化三个明显特征。以中国在美留学的中小学生数量为例,这一数字从2006年的1000人上升到2016年的3.3万人,呈指数级增长。
然而,留学低龄化现象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独自在外的小留学生心理问题、交友问题等,都成为家长关心的热门话题。
林女士带着13岁的儿子参加了两所英国寄宿制初中的面试。她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孩子一直在上海的公办体系学校就读,学习成绩优异,但她还是担忧孩子能否融入英国生活,“衣食住行还是其次,主要是他能不能在英国的学校交到朋友?能不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如果能顺利申请到英国初中,林女士的儿子会在14岁,也就是青春期独自赴英国学习。“一个学期也就4个月,如果处理不好,这个岁数的孩子容易走偏”。
吸引家长“冒险”的,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极高的名校录取率。比如,此次来沪招生的阿宾顿中学在2017和2018两个申请季度有44名学生进入牛津、剑桥;莫尔堡公学曾有学生在一年内收获22封来自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凯特汉姆学校有50余名毕业生正在牛津、剑桥读书;圣斯威辛学校每年有80%的学生进入罗素集团大学,10%学生进入牛津、剑桥。
这些,都成为低龄留学的重要看点——录取国外名牌大学的可能性更大。
加拿大多伦多McCanny Secondary School校长Rafiee认为,尽管越早送孩子出国进入好学校的机会也就越大,但六年级这个年龄仍然太早了些。“最佳时间段在九到十年级,也就是15岁左右。此时,孩子已经形成自己的性格,也有更多精力学习语言,不管是先接受语言教育还是在当地高中过渡,进退都很方便。”
Sam现在是英国牛津大学的一名学生。高一时他离开父母到英国读书,也面临了许多不适应,但幸运的是,他知道自己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果我初中去英国读书,很难想象会是什么结局”。
如今,Sam用自己的经历给有同样留学需求的小留学生提供帮助。他在为朋友的孩子Tim做留学指导时发现,Tim学习成绩不错,在国内读书时是一个学霸,可在美国读高中期间,Tim不如来自北京的室友Terry受欢迎——Terry成绩不如他,但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天赋颇佳。“Tim与人交往的能力明显不行,不能适应国外‘多元评价’体系。”Sam说。
实际上,很多小留学生都面临着相同的困扰:我在国内明明是学霸,同学们都喜欢跟我玩,怎么去了国外就没人搭理?
艾玛·范伯根是一家教育机构的联合创始人。她告诉记者,应对青春期留学,家长与学校、孩子与家长、孩子与学校之间都需要加强沟通,“家长发现一些小问题,应该与学校沟通,一起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此外,她认为“家长给予过多压力”也是造成青春期孩子在外留学不适应的重要原因。
一些家长的误区是——孩子在国内学习出现问题,可以送去国外上学放松放松。但实际上,在海外就读的中学生不仅要面临周遭环境的巨大变化,还会面临更加多元的竞争压力: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各类体育运动甚至比赛,同时学术上也要有所进展。
上海一家儿童医院心理咨询科主任罗时(化名)告诉记者,自己就碰到过这样的家长。孩子在国内学习压力大,出现了厌学等心理问题,家长为了解决问题,把孩子送到国外“轻松一下”,结果问题反而更加严重。
资深国际教育研究者赵庆华曾在媒体撰文提醒那些送低龄少年出国留学的家长,不要长期忽视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实际上,很多来华招生的英国中学也注意到了中国家长的这种担忧,他们总是在不同场合被问到“如何关心、照顾小留学生”“如何让小留学生尽快适应”这样的话题。
凯特汉姆学校是一所以数学、科技见长的中学,它的招生官Matthew Godfrey告诉记者,学校里的国际留学生闲暇时间通常会待在“创新中心”,那里是师生们聚会的场所。学生可以跟着老师做一些创新小发明,交流氛围浓厚,“有专人负责学生的生活起居,不管你参加升学考试还是艺术、表演类的活动,都有同伴陪同,我们会给学生安排很多有趣的活动。”
米尔菲尔德学院的招生官James Postle经常被家长们问起“晚上如何处理孩子们的手机”的问题。他告诉记者,学校里会有固定的“手机排毒”时间,比如餐厅用餐和晚上8点半以后,孩子们都不能看手机。“晚上我们会统一没收手机,同时告诉他们,明天早上你又可以用了”。
圣斯威辛学校是一所女校,招生官Kate Cairn介绍,这里的新生会在开学第一天与高年级学生结对。此外,学校还会有一个由辅导老师、高年级学姐和教育关怀副主任、女校长本人、宿舍长共同组成的团队,专门照顾新生。
赵庆华建议家长把孩子送出国门之前,应该对孩子的留学国家和学校有所选择,而不能盲目跟风。在他看来,家长不是放手就行了,要不怕麻烦、不辞劳苦,事先做好功课,了解了孩子留学国家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等,才能真正做好孩子的指导和参谋。(王烨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