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万名学子扶千村
2019-09-18 10:23:10   

“是西电科大的学生们来了,快进来坐!”在陕西蒲城县闫家村,78岁的皇玉林老人热情地招呼着同学们。为帮助当地群众脱贫,在“双百工程”帮扶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团队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当地建起多个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闫家村的金银花示范基地便是其中一个,皇玉林一家正是在他们帮助下顺利脱贫的。

3000余支实践团队、3.8万名青年学生利用寒暑假连续走进三秦大地的乡村,面向“双百工程”对口支援县区的各个村镇,展开一系列扶贫攻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书写火热青春。

“哪怕只是微小的力量,也能为脱贫攻坚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让受帮扶的群众走上致富道路。”在2019年陕西高校“万名学子扶千村”大学生社会实践脱贫攻坚专项活动启动仪式上,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向全省大学生发出号召。

据了解,利用寒暑假举行的“万名学子扶千村”活动已在陕西大学生中举办3期。两年多来,这一被称为“创新性工程”的“双百工程”发动陕西103所高校利用特长和优势,“一对一”结对帮扶省内有脱贫攻坚任务的近百个县(区、市),使该省的百所高校始终站在扶贫攻坚的最前沿。

依托各高校在“双百工程”中建立的帮扶渠道,“万名学子扶千村”活动围绕“人才扶贫、教育扶贫、技术扶贫、产业扶贫和城乡手拉手”5条主线,再次“开创性”地将在校大学生引导向脱贫攻坚的第一线。

今年,西电科大“打开扶贫长镜头,唱响扶贫正能量”影像扶贫实践团的大学生来到闫家村,对金银花示范基地展开实地调研。他们拍摄下大量扶贫工作素材,记录扶贫的工作成果,还了解学习到了“接地气”的扶贫经验。

大学生走进城乡基层、边远地区,在脱贫攻坚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真正感受到了责任、担当中的“青春之我”。为提升脱贫攻坚在大学生中的关注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活动频频亮相。

以今年4月推出的“我为脱贫出创意”设计大赛为例:针对帮扶地区的文化、旅游、特色产品等,各校学生展开从平面到视频宣传片的创意设计,以及特色产品的销售竞赛。不到两个月,就有69所高校、1.1万余名学生累计提交作品2133件,其中269件创意作品被贫困地区采用,产品销售额达到64万余元。

在咸阳师范学院的大学生看来,下乡之行“最难忘的不是美丽的乡村风光,而是与一群孩子的相遇”。

实践活动中,该校的成长阳光教育关爱团、乡约筑梦队来到淳化县的秦庄村。刚到这里,实践团成员就发现,村里的街道空荡荡的。村支书告诉他们,年轻的劳动力都去外面打工了,村里有很多留守儿童……“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出现的社会问题。”大学生们决定,将实践重点放在留守儿童身上,为他们提供教学、辅导作业等服务,“更重要的,是走进他们的心灵,排解他们的孤独”。

组织晨读、辅导作业、课外锻炼、开故事会……几天相处下来,孩子们很快没有了最初的羞涩。大学生还根据孩子们学习上的短板,进行针对性补习。一个暑假下来,一声声亲切的“哥哥、姐姐”让大学生们感受到了收获的快乐。

在“万名学子扶千村”活动中,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各显神通”:涉农高校学子在田间地头、养殖基地、村办企业展开农技培训、科普讲座、技术推广等扶持指导;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学生,助贫困地区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师范类学子为留守儿童进行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医学类高校学生开展医卫知识普及、流行疾病防治、健康检查;艺术院校学生带来“乡土气息”浓郁的文艺节目巡回展演……

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活动,让贫困地区群众得到了切实帮扶。在渭南市合阳县金峪镇方寨社区,电子商务服务点负责人王宏武和当地群众就是直接受益者——“多所高校的实践团队为我们的樱桃设计了包装,让我们的‘方寨红’品牌樱桃越来越有模有样”。大学生们还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接单发货、如何做售后服务,并助其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开展宣传和运营。短短20多天,他们拿到300多个订单,销售额达两万多元。

“万名学子扶千村”活动开展以来,广大青年学生和基层建立起了密切联系。仅西北大学,今年暑假就有163支团队赴全国各地开展实践活动,其中63支“万名学子扶千村”专项团队围绕关爱留守儿童、旅游产业发展、电商培训等方面,开展了支教、调研、政策宣讲等一系列活动。

记者 孙海华 通讯员 姚欣

24小时服务法律热线:0531-8096167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 东营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