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政法大学2018级香港学生陈浩男格外忙碌,他开始了迎接新生的工作。“第一步,我们打算系统地教给港澳新生电子支付的方法。”
“对香港学生来讲,内地与香港对比,各方面还是挺不一样的,比如说支付习惯,香港同学还是习惯使用现金或者信用卡,所以他们对内地惯用的电子支付方式如微信支付、支付宝等还是比较陌生,而电子支付在内地的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准备系统性地教一下香港同学,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融入内地的生活、法大的生活。”陈浩男告诉记者。
在中国政法大学,像陈浩男一样的香港学生有287人。中国政法大学港澳台教育中心副主任曾涛告诉记者,2019年学校共录取香港地区新生共94人,本科76人,研究生17人,校际交流生1人。
在香港,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是不少青年学生的梦想。而随着交流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香港企业需要熟知两地法律的人才,因此,不少香港学生选择中国政法大学这所法律生心中的“第一学府”。曾涛介绍,中国政法大学在香港的招生报名人数逐年递增,且“难度不小”,学校录取的免试生,在中学毕业文凭考试中5门成绩最高分达到25分(满分)。
“从2012年政法大学首次招收香港学生开始,经过7年探索实践,形成招生、学生学业管理、学生生活管理和毕业就业等环节的全流程工作机制。”曾涛介绍。
“关于本科新生,开学工作重点主要为帮助香港学生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转型,跨越不同地区的融合,对内地教育的适应,即尽快转换、尽快认识、尽快融入大学生活。港澳台教育中心通过家长见面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沟通,使家长首先实现角色和观念的转换,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通过新老生交流会、学业规划讲座等,使新生尽快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从老师灌输到自主学习的认识上的转换。”曾涛告诉记者,“之后,我们还会通过学术提升计划、学习预警制度、学生社团建设、毕业生发展计划等工作机制,为港澳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服务。”
在学校的关爱下,不少香港学生努力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中国政法大学港澳台教育中心学生办公室副主任邓轶聪告诉记者,2016级香港学生吕浸仰与同一宿舍四位同学(三位香港同学、一位澳门同学)均考上研究生,其中三位通过了祖国内地的法律资格考试,“香港学生与澳门学生、内地学生一起,相互勉励、共同进步”。
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不少香港同学对祖国的认识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来内地就学之前,2018级香港学生饶谷诚曾有过纠结和犹豫,他这样说:“反水货行动,‘占中’行动,鱼蛋事件等一连串的政治事件激起了不少港人心中的波涛,加上传媒渲染的报道,令他们对祖国产生了种种误解,当时的我亦是其中一位。庆幸的是,法大给予我重新了解祖国的机会。2018年8月19日,我收到了法大的录取通知书,内心被中国法律第一学府录取所兴奋的时候,身边有些朋友劝我不要来北京,认为留在香港才是最明智的选择,那个时候的我纠结不已,但是最后,在家人的支持鼓励下,我选择不再听信传言,亲身踏进法大,去感受真正的北京。踏入北京的第一刻,昂头望向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我知道,我的选择是正确的。”随后,法大的一年,更让他坚定了爱国爱港的信念。
采访的最后,陈浩男对记者说,他还想代表法大的香港师兄师姐告诉未来的香港新生一句话:“我们的老师、师兄师姐都会尽全力去帮助你们融入北京的生活、融入法大的生活。而且这四年在法大学习的经历确实会带来更广阔的视野。所以,师弟师妹们,请好好享受这四年在军都山下的生活吧。”
(本报北京8月30日电 本报记者 姚晓丹)